第四十六章未来计划-《重生九二好生活》
第(2/3)页
“这个估计不行。”肖东灿摇摇头。“除非是出了了不得的大事,谁沾手谁跟着倒霉。否则有陈栋在,这样做意义不大,反而会打草惊蛇,让他们警惕。如果他们把问题掩藏起来,后面会更难处理。”
赵大成点点头,算是认可了肖东灿的话,心里却打算暗里调查宋德林。
最好他没有犯大错,否则他一定会把他送进牢里。
叶纤红坐在一边,没有插嘴。
他们讨论的内容,都是国家大事,离她的生活有些远,不是现在的她需要关心的。
再说以她的能力,也未必帮得上忙。
不过在这样的氛围下,她也不知不觉开动大脑,思考如果自己是肖东胜,应该如何应付眼前的难题。
国企改革,不管是影视剧,还是现实中,前世的经历都告诉叶纤红,它永远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难点。
她依稀记得国企的几次重大改革,从早期的改变所有制,也就是鼓励个人承包,中间的破产重组,股份制改革,到后期的政企分开,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,都离不开一个目的,就是盘活资产,轻装上阵,让企业重新焕发生机。
这些大道理听起来很简单,做起来却很难,涉及太多的关系和利益,往往改革的刀切下去,最后受伤的,恰恰是无数无辜的劳动者。
叶纤红并不是太明白这些政策上的事,在她想来,任何一家健全的企业,都得有一名合格的掌舵人,有适销对路的产品,做不到这两点,不管国企,还是民企,最后都逃不过倒闭的命运。
像虞城的棉纺厂,如果下游有大型的服装厂或家居厂,照后世的订单模式安排生产,扭亏为盈其实没有那么难。当然前提是,有一个合格的厂长,否则生产一团糟,那就谁也救不了他们。
也就是说,解决棉纺厂的问题,最迫切的是需要找到一家大型服装厂和一个合格的厂长。
或者自己可以办一家服装厂?叶纤红暗暗思量。
以她对服装行业的了解,设计出这个时代普罗大众喜欢的款式,应该不会很难。
这时候竞争比较少,前世那些服装品牌,大多还处于草创阶段,不成气候和规模。要到二千年前后,中国加入wto,跟国外的服装企业血拼过之后,大家才有了品牌意识。
那时候国产品牌开始遍地开花,有的甚至走向国际,达到一流品牌的水准。
不过想想办服装厂的资金不是一个小数目,自己哪有能力筹措到,叶纤红打了退堂鼓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