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二十二章 名字不错-《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只有市价十分之一的廉价工业用地。

    上百亿RMB,年利率低至3.9%的长期低息贷款额度……

    魔都超级工厂所获得的,堪称令国内友商都眼红的优惠条件,并不是没有代价的。

    除了零部件国产化的条件外,特斯拉还需要在未来五年在超级工厂持续投入140亿RMB资本。

    并且自2023年开始,向魔都每年纳税至少22.3亿RMB……

    原本,这是一份双赢的协议。

    特斯拉带动魔都当地的就业率和高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。

    同时还能为国内的友商们引进一条超级鲶鱼,刺激国内新能源的技术进步。

    而对特斯拉来说,他们不仅能以魔都为窗口,打开华国广阔的消费市场。

    还能利用华国雄厚的工业实力加速提升产能,迅速抢占全球市场份额……

    然而,就连魔都自己都没想到,刚签完这份协议,距离他们仅仅一市之隔的苏市,居然会这么巧的崛起一个新能源巨兽!

    特斯拉以为打开的窗口后面,是一望无际的用户和蓝海。

    却没想到刚探出头,对面竟也出现了一个跟自己一模一样,满脸贪婪盯着窗外世界的家伙……

    马斯克忍不住又拿起刚刚统计出来的“每日销量报表”。

    看着那统计报表上逐根下降的蓝色柱状条,只觉得眉心在突突狂跳。

    双方产能集中区几乎是紧挨着,而爱豆的“八豆系列”和特斯拉的“毛豆系列”又同为高阶自动驾驶电车。

    从一开始,双方的产品就存在着天然的竞争关系,可谓是狭路相逢!

    而随着爱豆新能源的自动驾驶技术不断的在用户群体中得到验证,“八豆系列”口碑爆火,产销量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井喷。

    首当其冲的,就是特斯拉的毛豆系列。

    不仅新增订单断崖式下跌,就连之前已经订购在排队领车的,如今都在拼命的取消订单。

    L4对上L3的自动驾驶……市场显然在用脚投票。

    更糟糕的是,他们的魔都超级工厂才刚刚建了一半。

    而这个竞争者已经快他们一步,依靠模块化设计更加灵活的分布式供应链和组装产线,正在多点开花,以惊人的速度在提升产量……

    明明当时双方几乎是同时立项,但人家现在只需要改改原本的旧产线,就能月产十数万辆新款车型……

    想到这里,马斯克忍不住起身道。

    “你们继续,今天下班前,我要方舟一号的竞争力影响分析报告!”

    留下众人继续讨论,他则是驾车来到了厂区内一处空旷的厂房内。

    此时这里已经堆满了大大小小上百个汽车零部件,被分门别类的分区域堆放,还做好了数字标记。

    现场有十几名工程师模样的工作人员正在做着拍照和记录工作。

    不远处还能看到几辆被拆解的只剩下半个骨架的汽车,甚至还有一辆车头都被撞瘪的残损汽车……

    是的,这些无一例外,全都是美洲刚刚引进的第一批“八豆系列”车型。

    正所谓知己知彼,他们正在秘密的拆解分析竞争对手的汽车产品……

    “进展如何?”马斯克走向其中一名身材臃肿的中年工程师。

    “哦!当然了老板,很顺利,这些家伙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拆,整体的拆解分析进度已经接近80%,大概明天就能得到完整的分析报告。”

    中年工程师看到来人,指着面前大堆小堆的零部件。

    “不过我干了大半辈子,还从没见过这样的汽车设计,简直就是把汽车当积木来玩,还有一些地方居然使用了华国古代经典的卯榫结构。

    拆解过程就像是在玩他们的鲁班锁。

    要不是对方的官网上开源了所有汽车设计图纸,一时半会儿我们还真有些无从下手。

    离谱的是,对方的结构和刚性强度居然没有因此而下降,正面撞击实验中的表现比我们的毛豆系列也不遑多让。”

    马斯克皱了皱眉。

    要说八豆系列的模块化设计,和他们毛豆系列的一体化压铸设计,可以说是各有优劣。

    他们的一体化压铸设计,在尽量减少零部件数量的同时,大大加快了整体生产效率。

    同时大幅提升了车身的结构强度和整体刚性。

    缺点则是产品工序集中,后续维修成本高昂,同时昂贵的压铸模具限制了车型的多样性。

    所以毛豆系列至今也仅有“毛豆S”、“毛豆3”和“毛豆X”三款车型可供选择。

    而八豆系列的模块化设计,则更加灵活多变。

    不仅产线允许分散布置,每个厂区或者供应商负责一个模块,最后进行搭积木式的总装。
    第(1/3)页